京畿大地涌新潮——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观察
汪源源指出,全校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深入贯彻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加快各项改革任务推进,按照一单位一方案的原则,在学校总体方案框架下,加紧研究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加强布局,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毛马蹄蝠外(仅采集到一个个体),在所有其他的43种野生小型哺乳动物物种中都发现了病毒。图3. 三类野生小型哺乳动物中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相关病毒的器官分布新发现的病毒有助于揭示进化、生态、播散规律对三类小型哺乳动物携带的病毒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后,研究团队发现,不少新发现病毒处在重要的进化位置上。
人们尽管对它们所携带的病毒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缺少系统性(包括所有的宿主及其病毒组)及多维度的研究,仍不知道它们所携带病毒组的全貌,病毒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不同动物类群、不同种群、不同个体、不同组织器官内(间)的进化、生态、播散规律,不清楚病毒与病毒间、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不同采样地点的病毒组组成也存在差异,五峰地区及在两个以上地点出现的野生小型哺乳动物携带的病毒数最多。图1. 采样点地理生境与小型哺乳动物组成采用研究团队实验室建立的病毒筛查发现体系,团队对采集自上述四个自然生境的其中2443只蝙蝠、鼠、鼩鼱的内脏器官和粪便样本进行了RNA提取、宏转录组文库构建,以及高通量测序,从共计353个转录组文库中,鉴定出669种病毒,其中包括534种新病毒。然而,在鼠类中,超过一半的跨物种传播病毒在不同地点的种群中被发现,这与鼠类迁移能力强和地理分布广泛有关。以上结果表明,这些节肢动物特异或相关的病毒感染了小型哺乳动物宿主,而不是只源自于宿主的进食。
该研究揭示了四种不同地理生态类型地区野生小型哺乳动物宿主及其所携带病毒的多样性,从地理生境、类群、种群、个体、组织器官五个维度系统地揭示病毒种群在蝙蝠、鼠类、鼩鼱这三类小型哺乳动物中的进化、生态、播散规律,以及病毒间、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温州和龙泉位于沿海地区,而荆门和五峰位于内陆地区。让基础研究与技术革新形成良性循环如果说早期量子理论大都受益于对光的研究,那么到上世纪,量子理论则开始反哺光学,推动一系列突破性技术的发明和革新。
作为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实验物理学家,激光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好帮手。阿罗什期待道:我们也可以使用这样的研究能力,去探索一些电磁科学和生物科学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人们对光的新认识,又不断促成更精确设备的发明,基础研究与技术革新之间形成的良性循环,帮助物理学家更高效、更精确地观察、证实或证伪。讲座伊始,阿罗什真挚回忆了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
阿罗什称其为一项伟大的研究。例如,429太赫兹的可视量子钟,可以测量由于高度差异1mm而导致的速率变化,比GPS时间还要精确10万倍。
阿罗什相信,个人的倾情投入在科学的创新探索中不可或缺。活动尾声,阿罗什与现场听众互动交流,并送出五本自己亲笔签名的新书《光的探索: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奇异量子世界》。年少的他出于对光的浓厚兴趣,立志今后从事天文学的研究。报告人简介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法国物理学家,1944年9月出生于摩洛哥。
17世纪,以牛顿为代表粒子说和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两派僵持不下。自此,量子理论席卷整个物理学界,人类踏入了认识光、探索光的更高阶段。而伽利略首次提出光速可以被测量,从而迈出人类探索光速的第一步。他总结道,伽利略望远镜和惠更斯摆钟的发明使得空间和时间的精确测量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光的特性被发现。
创举背后的驱动力到底为何?阿罗什在现场分享了做科研的秘诀。2012年,阿罗什和美国物理学家大卫·维因兰德因突破性的试验方法使得测量和操纵单个量子系统成为可能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有没有速度?故事的开端,要从那个将望远镜对准星空的伽利略谈起。现代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电子计算机、核磁共振扫描仪、GPS等等,无一不以量子理论为基础。
阿罗什正是从激光技术发明之后开启了物理学研究。激光的本质是物质的聚变和蒸发、原子的冷却和捕获。如今,第二次量子革命已经拉开序幕,相较于第一次量子革命只问量子理论能让我们做什么,人类现在更多要探究为什么,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叠加和纠缠等量子特性,在量子计量、量子通信、量子模拟、量子计算等领域大展身手。制图:实习编辑:孙一诺责任编辑:李斯嘉。阿罗什举例阐释激光的超稳定性。在伽利略所处的时代,人们都认为光是无限快的。
科学家眼中的光是什么样的?以光的科学: 从伽利略到量子物理为题,阿罗什从自己的求学生涯讲起,追溯17世纪以来光的科学史,并将新型量子技术的前沿发展娓娓道来。那只曾经困扰物理学界多年的薛定谔的猫似乎终于可以在现实中被捉住了。
可以说,科学史上的众多伟大思想的诞生,无不受到光的照射。这些学界领军人物,给予了年轻人充足的自由和激励,这让阿罗什感怀至今,我非常高兴,也非常幸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熏陶。
阿罗什认为,科学基础研究的巨大突破离不开对光的探索,科学殿堂上最伟大的科学成就都与光相关。曾获法国物理学会 GrandPrix Jean Ricard奖(1983年),爱因斯坦激光科学奖(1988年),洪堡奖(1992年),富兰克林研究所 Michelson 奖章(1993年),罗马La Sapienza 大学 Tomassoni奖(2001年),欧洲物理学会量子电子学奖(2002年),国际量子通信、测量和计算组织的量子通信奖(2002年),美国光学学会 Townes 奖(2007 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金质奖章(2009 年),德国物理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 Herbert Walter 奖(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12年,与David Wineland 共享)。
如果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再从月球反射回来,光的相位不会发生变化。这间实验室可谓大师云集——在阿罗什之前,他的导师卡斯特勒在196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实验室的另一位科学家布罗塞尔则是法国量子光学学派奠基人。激光技术的发展,使得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光的捕获、存储、囚禁由不可能变为可能。热情,求知,直觉,机遇。
1966年,20岁的他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卡斯特勒-布罗塞尔实验室,开启自己的研究生涯基础研究要破题,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功利心。
形成一批具有突破性、引领性的原始创新成果,相辉研究院将努力打造孕育丰硕成果的基础研究重镇、荟萃全球英才的学术殿堂。我们建立基于好奇心驱动、从兴趣出发的科研创新支持体系,让‘相辉学者自由无拘束地追求最纯粹的基础研究。
鼓励有勇气的尝试,对失败抱有宽容。在他看来,成立相辉研究院,将进一步培育土壤,鼓励科学家进行原始创新。
裘新、周亚明在成立仪式上致辞,金力主持。不告诉你做什么,没有时间表,反而给学者更大激励。能否做出成果,做出的成果与预期成果是否一致,都充满了未知性。不考核就给了科学家自由。
科学家的思维不仅要深邃,而且要独特、超常规,敢于突破传统,挑战既定科学范式。只有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容纳深邃的思维、纯粹的精神,才能做出原创的、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为复旦和上海的基础研究筑起基石,为全人类的科学体系添砖加瓦。
一方面,我们把热爱科研、有发展潜力的复旦科学家聚集起来,给他们环境与资助,让他们潜心科研。土壤一方面是‘容错机制,允许科研走一些弯路,为科学家在一段时间内潜心科研提供帮助。
相辉研究院青睐怎样学者?选人选题并重相辉研究院希望将什么样的学者纳入麾下?赵东元坦言,研究院看重青年科学家的发展潜力。制图:实习编辑:沈家怡责任编辑:李斯嘉。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